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早上好!我今天来继续跟大家分享学习女德的体会。我是从今年开始依据东汉班昭的《女诫》来学习女子的德行。好女子是教出来的,也是学出来的,自己悟,很难能悟出来。我先生前两天就说了一句话,早知道你是一个好学生,应该早点把老师和教材找给你。我看了班昭的《女诫》之后,一开始的第一个想法是做不到,离现在的社会距离太远。因为我今年三十八岁,说实话,在没有受到传统文化的薰习之前,是一个比较现代的职业女性,对於西方的价值观,有一些也是比较认同的。但是从去年开始接触传统文化,尤其今年开始学习女德之后,自己发现很多东西,尤其是我们老祖宗的教诲,的确可以让我们得到很幸福美满的生活。我今天跟大家分享的是《女诫》的第三篇「敬慎篇」。
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能不能和谐,关键看这个家里能不能守住敬。人与人之间互相爱敬,自然它就能够和谐,家庭自然就能够兴旺,人说「家和万事兴」。现在的家庭主要是三种关系比较难处理,第一种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第二种就是教育孩子的问题,第三种就是婆媳关系。这三种不和谐的关系,最根本的就是在於缺少了这种恭敬、爱敬和礼敬的心。这一切从哪里做起?从女子做起,女人是这个家的根。我以前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从学女德之后,自己的确变化很大。你只要存著一个敬心,可以把这三种关系都能够做到很和谐。在分享《女诫》的原文之前,我可以先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前两天自己家庭的一个故事。
前两天我婆婆过生日,在婆婆过生日之前的一个月,婆婆就很严肃的跟我们家里人说,她是坚决不出去吃饭,因为她很勤俭。那家里人就比较反对,因为今年她是七十三岁,我们都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所以都很重视。家里老老少少大概二十多口人,就跟她争执。她说家里有保姆。可是保姆当时就不是很高兴,因为这么多人要做饭,夏天的确会比较难。然后我的二姑姐,还有我先生,当时就都来问我,在我婆婆面前。我其实第一个反应的确就是学《女诫》这个敬顺,我说:咱妈说得对,要节俭,就按老人的意思办,不行,我们可以下厨帮忙。老太太一听特别高兴,然后就说:对!你看静瑜都说了,我们就都在家吃。后来谁都没吱声,回家之后我就被我先生训了一顿,他说:那么多人,那一个小饭桌得分几拨吃,天又那么热,老太太又不让打空调。后来我说,因为离过生日还有将近一个月,你提前二十多天就惹她不舒服,她心里总惦记是回事,咱就先顺著她来,等到时候再说,反正车到山前必有路。我先生说:那到时候你负责处理。我说好。
在老太太过生日的头一天,我先生还有我二姑姐都给我打电话说:你不是答应你来处理吗?那你就跟我妈说,让她出去吃饭店,反正我们都不在家吃。我说:好,我说。我就想来想去,我就给婆婆打电话,我说:妈,明天就要过生日了,特别巧,别人送我一张饭卡,餐厅的券卡,都存好钱了,你看要是不去花的话,那个钱就作废了,因为它有期限,要不要你过生日的时候,我们就去把它花掉。另外一个,我说这么多人,万一把阿姨累坏了,可能她以后干活心里头会不舒服。老婆婆一听,这卡是白送的,然后就很高兴说:反正餐厅的钱也不用我们花,那就去吃吧。我们就很高兴,就全都聚到餐厅的大包间吃饭,我先生和我二姑姐到了以后,都很惊讶瞅我。我说:你们就别瞅我了,反正老太太已经很高兴的过来吃了。他们说:你用什么办法?我说:这个智慧。反正大家就吃得很欢喜。
因为婆婆今年过生日,我觉得很不一样,尤其是我学了女德以后。以前婆婆过生日,我只是单纯的给婆婆钱,觉得她年纪那么大,我也不知道应该买什么,有的时候买东西,她还要说我。今年过生日之前,我就跟儿子商量,我说:儿子,你奶奶这个生日很重要,我们得让奶奶高兴、开心,光给钱还不行。然后我儿子就说:妈妈,我负责唱歌,我来唱「我们是相亲相爱的一家人」,然后你跟二宝(就是我那二儿子)来做手语。我说:我都不会。我大儿子说:我来教你们俩。我说好。然后我们就在家排练了一下午,排练好了,然后写红包,我第一次让我大儿子写。我说:你给奶奶写上一段话,代表我们全家。然后我大儿子特别认真的在那个大红包上写,「孙子张坤鹏代表张氏家族全体人员:祝奶奶生日快乐,寿比南山,福如东海。」写得很认真,他刚上小学二年级。
那一天我们吃完饭,准备切蛋糕的时候,我就跟婆婆说:妈以前过生日就是给你红包,今天在给红包之前,我们想表演个节目献给你。老太太就很意外,因为我平时是一个比较内向的人,不会唱歌,唱歌跑调。老太太就说:什么节目?我说:你们都站好了,我们准备表演了,我就跟我两个儿子,然后大儿子唱,我跟二儿子在旁边做手语,我就发现老人家的眼里就一丝泪光,特别开心。随后我两个儿子就给婆婆磕了三个头,然后我大儿子把这红包才交给老人手里,很幸福。我觉得这跟有多少钱真是没有关系。我先生看到这一幕,从来没有过,第一次主动要求发言,他就说我想说两句。先是他反省他自己做的不好的地方,因为他做企业非常忙,家里很多事情顾不上,尤其这么多年,我公公婆婆一直是我来负责照顾,然后我先生就向父母认错,也请父母能够理解。其次,也是第一次当著全家人的面,特别赞叹我,说我很贤慧,他因此工作心情很愉快,有多大的压力,回家都不觉得。最重要的是他赞叹传统文化很好,因为他一开始,不是很理解和认可的。然后我婆婆就说了一句话,我婆婆说:我从来没觉得这么轻松、这么快乐。我说:妈,和谐社会从先和谐我们家开始,从先和谐我们每一个人的身心开始,这样我们也算是为国家做贡献。我婆婆特别高兴。我当时我二姑姐说了一句话,我二姑姐说(因为我是二00四年接触佛法,我二姑姐她们都很反对),当时她就说:静瑜,我一直觉得你学佛挺迷信的,我现在我才觉得学佛真是挺好的,看到你现在很轻松、很快乐、很幸福。我说:其实学佛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我们的家庭更和谐,身心更健康,人际关系更圆满,不会有冲突。
然后在我婆婆过生日的这个场景中还有一个细节,就是在之前我跟我母亲说了一下。我说:妈妈,因为你比我婆婆要小(我婆婆七十多,我母亲刚六十),她是你的姐姐,这个生日他们家人又很重视,我包一个红包,是我的钱,你就说是你拿的,然后你把这个红包,吃饭的时候献给我婆婆,我婆婆她一定是很开心。我妈妈也很高兴,我妈妈说:好,反正也不是我的钱,我就借花献佛,我妈妈就收著了。结果那天快要吃完的时候,我妈妈就把这红包拿出来,送给我婆婆。我先生又起来发表一阵感言,特别的感谢我父母。所以其实这一切我觉得都是从恭敬心里开始的,如果你没有对丈夫的这种恭敬、对公婆的这种恭敬,你不会很真诚的去做,可能都是一种形式、一种表面,那么你做的这些也不会打动他们的心。
我原先并不是这样。所以「敬慎篇」里,它第二段有一句很重要的话,班昭写的,「修身莫若敬,避强莫若顺」,也就是说,你的敬心是靠修出来的。我们常讲,性德如果不修,它是不会显的,玉不琢还不成器。那修是什么?修其实就是不断的改过,不断的转念头,不断的把自己烦恼的心把它转成智慧的心,不断的把自己迷惑的一些东西把它转明白了。唯一的方法,我觉得我这半年多,特别得益於就是每天听圣贤的教诲,我最多的时候在家曾经听过十个小时,真的不吃不喝,然后少的,最少是一天四个小时要听,让自己的心静下来。在听的过程中,自己去不断的悟,去体会。比如说,我自己有的时候在家里,我就在想这个敬,我就想敬它不单纯的体现在你的心里,更重要的是通过心,表现在你的言语,你的行为上。
比如以前,我要是错了,大概在三、四年前我还这样,我先生他就会把我叫到书房,他说:这件事你做错了,你说呢?我也知道我错了,但是我就是没有那个恭敬心,比较傲慢,又不好意思不承认,我就点头,对,错了,不以为然。然后他说:那你说说,你哪错了?我当时我就说:哪儿都错了。他说:怎么能哪儿都错了,你就把这件事的错,你说一下。我说:对不起,说不出来。然后他就很生气,他说:你这个态度不端正。我说:就是这个态度,你要再往下说,我就不说话了,拒绝回答。无声的抵抗,然后他就没有办法。前两天也是,就是他有一件事情,也是来批评我。后来我的确觉得我是错了,我就很认真的跟他道歉,我说:真是对不起,老公,这件事情我真是做错了,请你原谅,下不为例,以后一定改过来。是工作上的一件事情,我做的决定不对,关於我们发行一个新产品的决策。我说完,老公就说:你现在的态度是真好,我听了可舒服。我说,的的确确它是靠自己去转这个念头,然后是通过圣贤的教诲去薰习出来的,不是说你自动自发你就能够蹦出来。我是根性很差,蹦不出来。
那么在敬的过程中,学习的过程中,我们要离开三种误区。什么误区?不要就学的东西去学。比如说,我们很喜欢听圣贤的教诲,也很喜欢坐那学习,但是我们要想一想,我们学这些的目的是什么?我们学这些的目的不是为自己,是为了让家人更幸福,让孩子生活得更能够得到良好的教育,同时也好好的去辅佐丈夫。所以,我一开始学的时候就不是这样,比如说,我爸要是叫我散步,我说:不行,不能散步,我得学习,没学够。然后我先生要说:你下来陪我聊个天(因为我们家是分几层楼,我在楼上)。我说:不能下去,我得学习。我先生说:你这都学傻了吧?后来有一天我自己就在那想,我说我学这些为的是什么?如果就是为了学而学,就成了书呆子。有一天我就自己在那琢磨,后来我就想通了。第二天吃完晚饭,我爸就说:今天你陪我们出去散散步,还有两个孩子。我说:好,我就把碗筷都收拾完,特别高兴,就跟著我父母就出去。我爸我妈可开心了,他说:你今天怎么想通了,不搂著那书本了。我说:学书本也是为了让大家更快活,只要你们需要,我随时都可以陪你们;你们不需要,我们就各自都学习。因为有时候白天,比如说像刘素云老师的光盘,我在楼上听,我妈就在楼下听。到中午做饭的时候,我们就一起汇合到厨房,然后她讲讲她学习的感受,我讲讲我学习的感受,完了我们再自己检讨一下,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好。晚上的时候,一般我们就都出去散步,一个多小时。所以我们不要死在这书本里,要随时想想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比如说我们,哪怕是念佛也好,学经教也好,目的是什么?如果是完全忘了目的就是为了学而学,就容易出现误区。
第二个误区是什么?就是不要对立。这个对立不单纯的是跟人,有的时候我们跟老祖宗的教诲,还没等学,就先对立上。比如说我认识好多朋友,她压根都没看过《女诫》,我刚一提,「那都是封建礼教,这老古董,都什么年代了,你还学这个。」你一对立上,实际上你的敬心就没有了,傲慢的心就起来了,你就不得受益。我发现我们古圣先贤的文化,在现代的社会里可以用一句成语来表示,这个成语叫什么?叫「积非成是」。「积」是积攒的积,「非」是非常那个非,「成」是成就的成,「是」是是否的是,就是那个不对的东西积攒太多了,大家以为它就是对的了,像女德就是这样,好多人没学,就觉得这个女德是学完了,像古代那种小脚女人一样,唯唯诺诺的在家,什么都不对,完全都错了。所以就是你把对立的心放下,你就用那种敞开的心扉,去接纳这种老祖宗的圣贤教诲,你自己那种受用是无法言说的。就像这个敬字,我就在这个品,因为我是学完《女诫》之后,又跟著钟老师接著学《女论语》。《女诫》主要是讲理,《女论语》主要是讲事,它篇篇都是讲具体那个小事怎么做。
我学的过程中就有一种特别大的体会,是什么?我这一生可能没有什么本事,也没有什么能力去做一些伟大的事。但是做为一个女子,可以用一种伟大的方式,做生活中的小事。什么意思?就是我们抱著一个无比虔诚和恭敬的心,去恭恭敬敬的做好家里的每一点滴的事情,为的是什么?从我做起,做一个好榜样,做一个学习女德的好太太、好妻子、好母亲、好女儿。可能我影响不了全世界、全中国,甚至身边的人,但是至少我可以改变自己,我可以让自己生活得非常快乐。因为从学女德之后,我自己最大的一个感触就是抱怨的话几乎没有,就很少,或者说几乎没有了。因为每一次刚到嘴边,忽然就想起来,这个好像不像是学女德的女子应该有的,自然而然就回去了。回去之后,那个忏悔的心、那种羞愧的心就能够生起来。所以长期的这种薰习,的确让人知耻,让人能够勇於改过,让人能够不断自新。
这个敬不单纯是对人,还包括对物,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我原先就是,比如收拾东西,我收拾大面,那个细角的地方我就不是很在意,或者有的时候就听之任之。但是就是从学《女诫》之后,我就开始收拾死角。因为我们家有个花园,然后我就跟我爸总说:爸,出去别踩那小草,走那个石凳。你要给花草剪枝,因为我家有好多树,前院大概有六颗丁香树,后院还有杏树、还有樱桃树。我爸前一段要剪枝,我说:你剪枝之前得跟它商量,得沟通,说我要剪枝了,主要是帮你打理一下,通通风,要不太密了,不好。我爸就笑,我爸说:这跟它说什么?我说:万物都有灵性,得沟通。
前两天,我去参加一个论坛也是,他们一见面就送我好多花。要照以前,比如说,他送我花,我就不会很认真的对待,你送完了,我就给放到房间里,那花因为没有水,过几天它可能就会枯萎掉。我那天瞅著那花,我就在想,它肯定也有生命,要对它也存恭敬心,我就跟义工老师说,能不能帮我找两个花瓶。然后他说,这个花一两天就蔫了,不用花瓶。我说:咱还是找一个吧,因为它需要水。他就给我找了两个大花瓶,我就一个个给它剪枝收拾打理好,给它放到花瓶里。结果我在论坛大概待了三、四天,到我走那天,花还是开得特别旺;我早上换遍水,晚上换遍水。所以我走那天,义工老师还说,这花怎么开这么好。我说:因为它知道你的心意,你别扔掉,我走了以后,你从我这屋拿到你们办公室那。就是他专门有个屋,是他们办公室,拿到你们那个屋接著放著,注意每天给它换水。所以你这种敬心,就能产生你对万事万物的那种爱,这种爱里也能让你生智慧,不会生烦恼。
「避强莫若顺」,它为什么在敬后面?因为你有这个敬心,你顺特别容易做,而且你顺的过程中,一定不会很愚痴的去顺,会很智慧的顺。我们先说顺先生,因为我先生是比较有主见的这样一个大男子主义者,他是比较主意很坚定。前一段就发生一件事,夏天蚊子特别多,蚊子经常咬他,然后他那天晚上回家就不高兴,他就跟我说:你得把蚊子打一打,蚊子太猖狂了。因为它前面有花园(我家前面),它肯定是有蚊子。然后我不打蚊子,他以前就知道。他说:今天你必须得给我打,咬得我不得了。后来我就跟他说:老公,这个蚊子可以沟通。然后他一听我这么说,他就乐了,他说:你是不是脑子不好?我说:没有。我说你看,我就拿江本胜《生命的答案水知道》,我家有那书。我说:你看这水它都知道,给它贴不同的信息,它都能收到,这是日本的科学家做的,他可是没有宗教信仰,这是科学实验。我说蚊子比那个水聪明多了,你想它会飞,它还知道喝你的血,肯定你的血很好喝。
再说我可以证明给你看,因为那两天我在听圣贤教诲的时候,那个蚊子就在那飞。它那个声音很大,我就跟它沟通,我说:蚊子菩萨,你能不能不在这块绕,你要是饿了,你就吃我两口,但是有条件,别吃我上面(我这人还是相对比较注意形象),你吃下面,吃腿,吃腿看不见。另外吃腿,你别让我痒痒,因为一痒痒,我又没法认真的去听经什么的。然后我说完了,那蚊子就不飞了,我也没注意。等第二天早上,我发现我两个腿,一腿两个小红点,红点没有任何疙瘩,就是那蚊子咬的,而且一点也不痒。我就特别感谢蚊子菩萨,我说特别谢谢你,如果你愿意吃,你就再多吃,就这种方式吃,没有问题。然后我就跟我先生把这事说了,我先生后来就乐得不得了,他说:咱家的蚊子都是学传统文化的,你能不能跟我那屋的蚊子说说,都去先教育一下,要是这么吃,我也同意。后来我说对,关键就是其实吃你两口,你又不会怎么样,它那么饿,你就让它吃一吃。后来他这事也不跟我追究,然后我爸爸很心疼他,就买了一个驱蚊器,放到他那个屋子里。当然放之前我都进去说一说,我把门都打开,我说:这屋的味不好,你们都换别的屋,到我那屋去,吃我去,这屋就让给他。所以你说它算不算一种顺?我觉得有时候在顺的时候,就是你一定要心平气和,因为你不心平气和,你先跟他对立上了,有一些其他情绪的话,心不清净,你这个顺他就不认同,你即便是那种顺,他也不把你当回事。
我先生他是做企业的,可能我们很多朋友的先生都是做生意、做企业的,我有大的原则,因为他做企业十几年。我的原则是什么?在没学传统文化之前就是这样,第一,从来不过问他公司里的任何事情,所有的决定我都不过问,决定从来不过问;第二,挣多少钱从来不过问,他给不给随意;第三,他们企业里所有的人员、员工,我不评论。因为曾经有过就是他们有一些中层领导就私下找到我,就跟我说,公司里的一些这样那样的事,希望我到张总面前怎么怎么说一下(我先生姓张),大概也就是有两次这样的事情。我就跟他们说,我不参与我先生所有企业里的事,他自己有这种能力和智慧去处理,我只是负责管内。因为我在没学传统文化之前,我先生定的就很明确,他主外,我主内。我就用这个给搪塞回去了,从那以后也没有人再来找我。但是我觉得,先生这个企业他愈做愈大,而且愈做愈轻松,不会听到一些枕边的这些话语,没有。但是偶尔他回来他会问我,当他问我的时候,我只是给原则性的建议。比如说,他是去年开始新建了一个养老院,他就问我对养老院的建议,我就把师父上人,有一个对养老院的开示,我给打出来了,打出来之后,我说最好的建议就是这个。我说:你要问我,我的建议就是不能挣老人的钱,要为这些老人做一些善事,全当积德累功,如果需要我做义工,我随时可以过去做义工。然后他就瞅瞅我,他就没说什么。
后来我看了一下,就是学女德的过程中,学了很多古代好的案例,像德育故事。其中有一个故事,不是德育故事的,是我在网上看见的,讲的是长孙皇后和李世民的故事。长孙皇后辅佐李世民的时候就是这样,她从来不参与任何政事,李世民如果问她任何国家大事的想法,她只是说一句话,比如说:「任贤纳谏」,臣妾就知道这些。但是如果魏徵跟李世民有矛盾的时候,她会用特别智慧的方式去调和。我非常敬佩这样的女性,虽然她是一国之后,但是我觉得跟我们这样的小家庭,其实也没什么区别。因为它都是一个道理,男人他的确可以撑得起外面的天,如果你总是不信任他,总想帮著撑半拉的话,那好,你就撑吧,你自己还很累,你那个地就没人当,就特别松软了。所以我们就是当好那个地,让男人去当天,安守自己的本分,就很好。
我在学习的过程中,碰见很多女性非常的强,也给大家举这样的一个例子,这个例子也是徵求了这个女士(这个朋友)的同意。她就得了一种病,已经得了十一年了,这个病是全世界都极罕见的,是那种多发性的肌肉萎缩,大概是类似这样的病。她表现在外面是一个什么症状?就是整个全身上下没有力气,整个的骨头就全是软的,比如说,她要想坐下去,她就站不起来了,得帮她扶起来;她要想站起来,她就坐不下去了,得帮她坐下去。她这个病,如果得上,一般四年,不会超过四年的,就完全的瘫痪在床上。然后如果是喂饭,都需要把嘴张开,打进去流食。但是最惨的是什么?她意识非常清楚,五脏六腑一切器官都很好,她又一点不能动。那种病是很痛苦的,你想就是一个活人,身体很好,五脏六腑都很好,意识很清楚,她又不是植物人,但是她不能有任何的行为能力。她得了这个病不长时间,她后来就学佛了,学佛了之后,所以她这个病到现在得了十一年,还能走。但是就是我现在说这个状态,站起来下不去,下去了站不起来,处处都得依靠别人。她就跟我说,她就是太强了,就所有的事情都要自己做主,跟父母顶,跟丈夫顶,离了几次婚,跟公婆顶,看谁都不顺眼。她在生病期间,她妹妹去给她做饭,一不如意,可以把所有的饭碗都摔打在地上,一口不吃,那种就特别刚强。后来她就哭著跟我说,她说:静瑜老师,如果我学女德,我就不会这样。我这不是纯粹就是想当个男人吗?但是明明我这是女儿身,那老天好,他就给你的果报是什么?好,现在就是让你彻底的软下来,你想强都强不了。唯一一个强就是她上厕所,现在是像男人一样,站著,特别的痛苦。后来我说,你慢慢学,一点点的还是可以转化的,境由心转,的确可以转。所以女人一定得学敬、学柔、学顺,让自己的心跟我们自己的身,跟我们外面所有的境界都能够顺上,不会起冲突。
跟老公顺,只是一方面,在家里不只是有先生,我自己的体会跟孩子也要敬顺。我们做父母的,经常就是稍不如意,孩子不符合你的想法,要么破口大骂,要么出手就打。因为我看到很多家长,当著孩子的面,当著很多人的面,就会去指责和骂孩子,不会去恭敬和尊重孩子,那孩子他将来长大之后,那个心情就很不好。因为就我身边亲身发生的一些案例,家长当著我的面,就指著他儿子,说了一些很不好听的话,那个小男孩就是很那种表情。我当时就摸著那个男孩,我就说这孩子特别好,真是挺好的,您别说了,真是不错。后来我就跟那孩子说,你听阿姨的话,去那边玩,到那个房间去玩。后来我就跟这个老师说,你千万别这么说孩子,孩子他都有自尊心,因为我就是这么过来的,我吃过亏,有过教训。
我以前就是对我那大儿子很严厉,不管人多人少,有的时候稍微他要是做得不好,小孩子哪有那么一板一眼的,我就会很严厉的指责他。大概这都是五、六年前的事,我先生说我,我都不听。结果我的大儿子,在三岁的时候就生一场病,他这病是什么?就是频繁的眨眼睛,就不断的眨。后来我先生就特别著急,说你看感冒发烧都可以治,你说这种频繁的眨眼睛怎么治?我就问了北京好多医院,后来他们说病因是什么?就是孩子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压抑,然后他又没法排解和排泄,因为他年纪小,他反应到他的器官上,他就通过这种去反射、去排解。因为我那阵就是打他,拿苕帚疙瘩,二、三岁我就打他,特别严。因为我小的时候就是这样教育过来的,我就觉得现在的孩子也应该这么教,一定要严,不能因为家里条件好就对他不严格。
后来我发现我错了,最根本的错误大家知道是什么吗?因为我是女孩,他是男人,他是男孩。女孩一定要从小严教,你看我们《女诫》第一篇,生完女孩是扔到地上让她摆弄砖头,男孩不是,男孩是弄之圭璋,他不一样,男人他代表天,是尊贵在上面的。我当时是不知道,但当时的确是至诚感通,我也是从那阵开始认真学佛,因为当时我就求观世音菩萨,我就一心的求、就念名号,二十四小时都不断,我说如果真是能把我儿子病治好,我就发心好好学佛,我就相信有佛菩萨。的确我儿子就是好了。但是后来我得到的教训,就是再也不那么对他很严,尤其是学女德之后,你要懂得去随顺他的天性,然后懂得去教化他。
我给大家举个例子,比如说前两天,都是生活中的小事。我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因为还有一个另外别的老师的例子,我做一下对比。我儿子就是他,别人送给他几块糖,他就放在他那屋子的柜子上,他在那写作业。我一看见这个糖,我一想,他的牙不好,我就不想让他吃。我就跟他说,这个应该挺好吃的,妈妈拿去吃了。他当然没说什么,他说那好,你吃吧。我就拿上去,我就给吃了。吃完,其实他心里很不舒服,等到晚上的时候,他就闷闷不乐的过来找我,他说:妈妈,我得跟你谈谈。我说:好,你谈吧,什么事?他说:你学传统文化,你怎么没有恭敬心。我说:怎么了。他说:你拿我糖,你都不说谢谢,然后吃了就吃了,也不反馈一下。我当时就愣住了,因为要照以前,肯定我就说对,是这样。那天我就觉得不对,后来我就想了想我就说,因为他《孝经》都会背,但是我没让他背,我说你把《孝经》这本书翻开,你就把第一章读一遍,我在这听,你给妈妈读一遍。他也不知道我什么意思,他就读开宗明义章第一,他读完了之后,我说你给妈妈解释一下,什么叫「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他说就是我的身体、我的头发都是从你那得来的,从爸爸那得来的。我说你的身体都是父母给的,我说你有块糖,我说给妈妈吃,妈妈还要说谢谢你吗?我说你有这个糖的第一感觉应该是什么?我妈妈想不想吃,我的姥姥姥爷想不想吃,我应该先孝顺他们,而不应该先落到我的肚子里。妈妈管你要的时候,你应该已经生惭愧心了。后来他什么都没说,站在那不吱声,半天他说了一句:行,妈妈,以后有好吃的都先给你,你不用说谢谢了。
我为什么跟大家说这个例子?因为我在教女德的课的过程中,有一个老师,五十出头,在我面前痛哭了一上午。她的女儿在一个外资企业,一个月工资非常高,一分钱都不会给她妈妈花,买了好东西拿回家进到房间里,在自己房间里吃。她妈妈如果进去尝一下,她就会呵斥她妈妈:你连声谢谢都不会说吗?她妈妈就会赶紧说:谢谢你,女儿,这个东西挺好吃。这位妈妈就哭著跟我说:她怎么会这样?我说:你问我,你应该问你自己吧。我说老祖宗不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吗?你这个女儿,你从小是不是很宠爱她、很溺爱她?对!我爱她爱得都二十多岁了,我还给她洗内裤,什么活都不干,没有让她操心的,对她特别好,她怎么能这么对我?我说:你就是爱错了,你对她好这好的方式是错误的,是不符合伦理道德教育的。因为母慈子孝这个慈,绝对不是在所有的生活上,你给他照顾得无微不至。真正的慈,是你怎么样引导孩子灵性的提升,就是让他能够将来在待人接物、为人处世,面对五伦关系的时候,完全依据这五伦去做,你给他做样子。
我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也是我跟我儿子发生的,因为我自己就变化很大,所以我会跟大家来分享。我儿子有一次晚上,这不是天天领著出去散步,到邻居家,邻居女主人非常喜欢我这两个儿子,她没有孩子。然后就拿出很好吃的点心、糖果、芝麻糖给他俩吃。他俩就很兴奋,因为在家,这要在我们家都是看不著的。然后他就一人吃了一块,手里又拿了一块,然后就出来。出来之后,邻居要给他们拿吃的,我就没让,我说放在你这,等我们哪天散步,愿意来吃他们再来吃,不要给他们养成连吃带拿的习惯。然后邻居那个姐姐就说好。结果出去之后,我那个老大就快速的两样东西都吃进肚了,结果那个老二因为他小,他才不到三岁,就刚吃完一块芝麻糖,另外一块芝麻糖还在手里掐著。我那个老大就过来跟我说:妈妈,你说二宝那么小,得保护好牙齿,他那块糖我帮他吃一半,行吗?我说:可以!我这可以声还没落,还没说下一句,他就一个箭步冲过去,抢二宝那糖要掰两半。你想孩子,二宝那么小,他肯定就死死攥著不给,然后那个老大就开始拼命的哭,就蹦脚跳,妈妈都说了,要一人一半。我们这个时候还没有离开邻居家的院里,然后俩人就都不行了,都开始哭,怎么劝也劝不住。邻居就出来就拿著大盒糖说:都别哭了,一人一盒拿回家慢慢吃。我要照以前,我肯定会发火,因为我觉得很没面子。当时我那火就没火起来,因为我就觉得,听刘素云老师的光盘,就记住一个词叫换位思考。我想我要是他这么大的孩子,我可能也会这样,我想那糖一定很好吃,他才会这么的什么,我就笑了。我就跟老大说:儿子,你别冲动,这个冲动是魔鬼,一冲动魔鬼就出来了。我大儿子特别大声的说:我就是要让魔鬼出来,魔鬼不出来这糖能出来吗?后来我就没吱声,那邻居就拿糖,我们就回去了。
回去之后,我就很严肃。然后我就跟我妈妈说,这个糖你收著,拿回去给我弟弟家的孩子吃,他们俩是不吃的。俩人回家都知道错了,谁也不吱声,我说这话的时候,俩人扒著小眼睛,一声没敢吭,我妈就把那糖都收好了,拿走了。我说:妈,你要锁好,锁到你柜子里。然后我什么也没说话,我就下去准备洗澡水,然后一声也不吱,我说二宝,来洗澡。然后大儿子跟在我后面,我也不说话,就当没看见,然后给二宝都弄完出来。等我上楼给二宝穿衣服的时候,我就发现桌上有一个小纸条,那纸条上就写著:亲爱的妈妈,对不起,我错了,我以后再也不大喊大叫了,您的大儿子。然后我就把那条收起来了,收起来之后,老大也下去洗澡,洗完了他上来,他瞅我表情还没什么变化,他就说:妈妈,你桌上没看见什么东西吗?我说:没看见。完了,他说:妈妈,没看见就算了,您别生气,我以后再也不让魔鬼出来了。我说:好,儿子,人要能够控制住自己,尤其是男人,你要被一块糖就拽跑了的话,你将来长大会不会被别的什么东西就拽跑?你就没有自己了。
这个案例为什么我跟大家讲?我以前那个性格,孩子要这样,我是很容易生气的,尤其是在外人面前,但是我觉得生气解决不了任何问题。就像有人说抱怨,抱怨不能够对治住抱怨,只有爱能够止住抱怨。而这种爱不是单纯的嘴上说,是你真正从心底里,你也去尊敬你的儿子,他就是你的老师。我就把我两个儿子看成我的老师,天天出考题,真是愈来愈难,经常给你出题,这题一出来,你就看著办吧,然后回头他们还是很爱你。所以我就想,因为很多女性可能一生打交道最多的,往往并不一定是父母,可能一个是自己的先生,一个就是自己的孩子,所以把这两个问题解决好了,可能我们一生都会特别幸福、特别和谐。这些事情都是从平时的小事上,自己去一点一点的调治。
我们在分享《女诫.敬慎篇》,它下一段话是这么说的,它说「夫敬非它」,就是这个敬没有别的,「持久之谓也」,关键是能够长久。「持久者,知止足也」,什么是持久?就是你懂得止、懂得足,这两个字特重要。什么是止?什么东西都要适可而止。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不能好吃的,吃个没够,不能好玩的,玩个没够,不能一发起火来就没完没了。我们女人经常是生气像推多米诺骨牌似的,本来跟先生吵架是这件事,最后吵到都不知道是拽到十年前的哪件事上去了。因为我就听过有的女的跟我抱怨,本来是抱怨这件事,我在那听著,到最后一个小时之后,已经是好几年前的哪件事了,经常是这样。所以我们就把这两个字给它学透。这个「止」我们就想,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只有两种环境,你经常会碰到,一种是顺境,一种是逆境。顺境就是这一天都顺心顺意的,碰见的都是喜欢的人,听到的都是想听的话,干什么都是那么高兴、那么欢喜,希望天天如此。错了,要懂得止,在顺境的时候不起贪恋,没有任何想不断占有的心就对了。
资料恭摘:净空法师专集网站
学习女德的心得报告 陈静瑜老师主讲 (第三集) 2010/9/13 香港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56-067-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