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念佛网
圣严法师108自在语 星云大师讲演集 洞山宗旨 清时期曹洞宗在湖南的发展 云门宗禅诗研究
主页/ 禅宗文化/ 文章正文

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快还是念咒快

导读:问:在修行上降伏无明妄想,是念佛来的快,还是念咒来的快?成刚法师答:在修行中没有巧路,我们无明妄想降伏得越好,我们的身心气质随着心变化,就随着殊胜起来,就会没有病苦;都是因为无明妄想没有得到降伏,像贼...
邱承彬游记:西藏山南扎囊桑耶寺奇观十

作者:邱承彬

桑耶寺又叫存想寺、无边寺、三样寺等,桑耶寺的全名是“贝扎玛桑耶敏久伦吉白祖拉康”,藏文含义为“吉祥红岩思量无际不变顿成神殿”,位于西藏自治区山南地区扎囊县桑耶镇境内雅鲁藏布江北岸的哈布日山(哈不日山、海布日山)下。

桑耶寺始建于公元8世纪吐蕃王朝时期,是西藏第一座佛教寺院,寺内建筑按佛教的宇宙观进行布局,中心佛殿兼具藏族、汉族、印度三种风格。整个寺院的布局是按佛教“大千世界”的结构设计而成,普遍认为是以古印度摩揭陀的欧丹达菩提寺(飞行寺)为蓝本,建筑形式与佛教密宗的“坛城”(即曼陀罗)相似,也是仿照密宗的曼陀罗建造的。位于桑耶寺中心的乌孜大殿,象征宇宙中心的须弥山;乌孜大殿四方各建一殿,象征四大部洲;四方各殿的附近,各有两座小殿,象征八小洲;主殿两旁又建两座小殿,象征日、月:主殿四角又建红、绿、黑、白四塔,象征着四大天王,以镇服一切凶神魔刹,防止天灾人祸的发生。全部建筑又围上一道椭圆形围墙,象征铁围山。

围墙四面各设一座大门,东大门为正门。

西藏扎囊桑耶寺邬孜大殿有欢喜佛。

欢喜佛又叫双身长寿佛、爱神佛、欲神佛、欢喜禅等,是印度密教与西藏当地信仰结合的藏传密宗的本尊神,它是在对生殖崇拜产生的性力思想的基础上产生的,认为阴阳两性的结合是宇宙万物产生的原因,能够利用“空乐双运”产生了悟空性,达到“以欲制欲”之目的。欢喜佛是属于藏传佛教密宗的本尊神,即佛教中的 “欲天”、“爱神”。其中男身代表法,女身代表智慧,男体与女体相互紧拥,表示法与智慧双成,相合为一人,喻示法界智慧无穷。佛教各派均有佛像,但欢喜佛唯密宗所有,只有藏传佛教(喇嘛教)寺庙中才有供奉。其造型源于密宗的“男女双修”的教义。

欢喜佛的供奉,在密宗是一种修炼的调心工具和培植佛性的机缘。宗喀巴大师说:“调心要令信所缘”,对着欢喜佛“观形鉴视”,渐渐习以为常,多见少怪,欲念之心自然消除。据《心经》曰:“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藏密中明王那凶恶的面目不仅是用来吓退外界的妖魔的,更主要的是可以用来对付自身,对付内心孽障的。而与这些看似残暴的明王合为一体的妩媚多姿的明妃,是明王修行时必不可少的伙伴。她在修行中的作用以佛经上的话来说,叫做“先以欲勾之,后令入佛智”,她以爱欲供奉那些残暴的神魔,使之受到感化,然后再把他们引到佛的境界中来,有阴阳调和、自然平衡之意。

据印度密教传说,崇尚婆罗门教的国王“毗那夜迦”残忍成性,杀戮佛教徒,释迦牟尼派信徒化为美女和“毗那夜迦”交往,醉于美女的“毗那夜迦”终为美女所征服而皈依佛教,成为佛坛上众金刚的主尊。印度教是继承了印度土著居民达罗毗荼人的生殖崇拜文化和雅利安人的自然崇拜传统发展而来的一种宗教。它哲学的核心是宇宙的生命崇拜。常常通过多种多样人格化的生命形态,包括多面多臂,半人半兽,半男半女的怪诞造型来表现宇宙生命的勃勃生机。各种形象的身姿和手势都赋有特定的象征意义,从生殖崇拜升华而来的超越哲学本体意义上的宇宙生命崇拜,成为印度艺术象征主义的中心,人体作为宇宙的缩影,充满了生命气息的容器成为表现宇宙生命的直接载体。

类似的传说在汉传佛教也存在,比如民间盛行的鱼篮观音。相传东海之滨的人们身居化外,不知礼仪。观音菩萨便化作一个美丽的渔妇前来点化。菩萨承诺谁能背诵她所教的佛经便嫁给谁做妻子,结果有一个叫马郎的渔夫如愿以偿,并最终得到了菩萨的点化。表示众生做任何事都要有信心,只要树立坚定的信心,就能得到观音菩萨的帮助,同时也能影响周身的人们。

西藏扎囊桑耶寺邬孜大殿

西藏扎囊桑耶寺邬孜大殿欢喜佛(双身长寿佛)

西藏扎囊桑耶寺邬孜大殿欢喜佛(双身长寿佛)

西藏山南扎囊桑耶寺,建筑奇特,造型精美,壁画古朴典雅,佛像众多,文物珍贵,古迹保存相对完整,佛塔有红绿黑白多色,是佛教圣地,也是旅游胜地。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旅游文化学者,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禾木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