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大宝法王/ 文章正文

大宝法王:你修的是人间福报,还是出世间解脱道?

导读:很多人只想人间福报,并不是真正意乐修行佛法。这里的福报是说人间的福报,是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是中文说的「福报」...

很多人只想人间福报,并不是真正意乐修行佛法。这里的福报是说人间的福报,是指人世间的荣华富贵,就是中文说的「福报」,这种追求人间福报的意乐和追求佛法的意乐是相互违背的。因为一个追求的是此生,一个追求的是来世。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心中带有追求今生荣华富贵的强烈贪着,他也很难真正做到积聚资粮、净除罪障。

积资净障的关键是什么呢?首先资粮分为两种,也就是福德资粮和智慧资粮,首先福德资粮要能圆满,智慧资粮才得以圆满。福德资粮要如何圆满呢?首先要舍弃世间八法,也就是舍弃对于世间荣华富贵的贪着。只要消除了这样的贪着,那么这个人就能够自在无碍地学习十种波罗蜜。因此内文中说,就是因为舍弃对于此生的贪着是如此重要,因此要说三次:「舍弃对于此生的贪着,舍弃对于此生的贪着,舍弃对于此生的贪着。」

大宝法王:你修的是人间福报,还是出世间解脱道?

总而言之,万法的重点就在这里,一切轮涅的分际也在这里,世间福报和出世间修持的差别也在这里,究竟安乐的基础也需要从这里建立。如果幸运的话,一切过患也因此被斩断,一切喜乐的基础从此建立。所以波多瓦大师深思熟虑之后说:「如果不舍弃此生,不可能成为一个好的修行者。」如果舍弃了此生,就会看破世间的各种作为,例如世间的荣华富贵,不会再有贪着。因此自然而然会对于为了来世的修持而生起欢喜心,因此这里一再强调舍弃此生的重要性。

例如有两兄弟,一个进入佛门出家修行,一个在家做世间工作,结果那个出家在寺院的哥哥,反而精通各种世间俗务,到哪儿都看得到他的身影,总是忙于世间送往迎来的各种琐事,例如这个东西可以给、那个不可以给,那个人该送礼、这个人不该送等等。然后到处说三道四,像个信差一样到处通风报信,他反而比那个在家的弟弟还更世故,还更投入世间法,为什么会这样呢?就是因为没有忆念死亡。所以如果没有忆念死亡,徒有修行人的样子,最后可能会变得比俗人还俗气。

大宝法王:你修的是人间福报,还是出世间解脱道?

总而言之,如果自己好好修行,就连对你恨之入骨的人,都有可能会对你改观,会觉得你真的是一个修行人,是一个好人,对你生起好感。例如密勒日巴大师,就以修行感化亲人。尊者曾奉母命放咒杀害早年曾伤害他们的伯父等等许多亲人,但是最后,因为他的修行,也感化了曾经很讨厌他的姑姑,来到尊者跟前听法。

同样的,如果自己好好修行,亲戚朋友也会被摄受感化。一般来说,我们很难藉由世间法让别人满足,但是透过自己好好地修持,却是可以满足他人的。只要老实修行,佛菩萨也会加持,自己的上师、善知识也会感到满意,龙天护法也会护持自己,圆满成就各种事业。但很多人不知道修持的重要性和修行所带来的利益,结果变得徒有修行人的虚名,忙于各种世间俗事,贪着此生,也没有真正相信佛法。

大宝法王:你修的是人间福报,还是出世间解脱道?

总而言之,就像「冈波巴四法」提到的「愿心向法」,当一个人生起「死亡无常」的念想,或者舍弃了此生,心就能向法。这里有一个关键;平时我们会讲三士夫的道次第,下士夫指的是意乐、向往来世人天果报,畏惧三恶道痛苦的人。所以至少他是一个一心寄托于来世的人。有了这样的观念,才算是修行人。所以关键在于,是不是一个修行人,要看他内心,是不是把远离此生的贪着,而把心思放在来世。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