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主义过去是未来,未来是过去,现在是去来,菩萨晓了知。 ——《六十华严经卷三十三普贤菩萨行品》 此偈是说,以菩萨的智慧,发现时间的过去、现在、未来,是互相交...
-
求学要诀夫学有二,常亲多闻,安谛解义,虽困不邪。 ——《法句经卷上教学品》 求学有两个要诀:第一是常亲近善友,第二是遵守真理。“学”是指圣人之学、解脱之...
-
三宝的种类通常所说的三宝,多指住持三宝。所谓住持,即传承并弘扬佛法,使其在世间薪火相传。其中,以佛像为佛宝,经书为法宝,现前僧团为僧宝。佛陀灭度之后,佛法主要依住持三宝...
-
认识三宝每个人的生命内在,本具备三宝的一切品质。换言之,在心灵的某个层面,我们与十方诸佛无二无别。皈依的根本,正是通过修学佛法开启这一宝藏。因此,必须认识到三宝具备的内...
-
第三篇 因果壹 何谓因果 几千年来,存在中国人心中「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善恶观念,维系着我们社会的道德于不坠,这种具有「惩恶劝善」之功的法则,就是...
-
第三篇 奉行八正道壹 八正道的定义 “苦”是人生的实相,如何离苦得乐,求得究竟的解脱,是我们学佛的目的所在。佛陀成道之初,为了让众生从烦恼痛苦中解脱出来,特别开示...
-
面对现实观诸法生灭,一切本来空;知世间成败,从业而有生。 ——《六十华严经卷二十四十地品第二十二之二》 此偈是说,以智慧的观点来观察一切现象的生生灭灭,就会体...
-
深信唯有三宝能救度皈依,是为了寻求生命的究竟依赖。这个世间,人人在以各种方式安身立命,总想抓住些什么才觉得踏实。或依赖财富,将钱财作为保障;或依赖地位,将地位当作靠山;...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关斋戒、菩萨戒壹 为什么要受戒 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入门,受持戒律是信仰的实践。佛教徒皈依三宝以后,应该进一步发心受戒。因为戒是一切善法的根本,也是世间...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4 定根诸比丘!以何为定根耶? 诸比丘!于此,圣弟子以舍为所缘,得定、得心一趣。彼离诸欲、离诸不善法,有寻有伺,对由离生喜与乐之初静虑,具足而住。...
-
智慧之眼世俗无眼,莫见道真;如少见明,当养善意。 ——《法句经卷上世俗品》...
-
念三恶道苦...
-
第一篇 皈依三宝壹 前言 皈依三宝是成为正信佛教徒的第一课。皈依以后,就表示自己从此信奉佛教,成为三宝佛法僧的弟子,不再信仰其他宗教。所以皈依三宝是确定信仰目标的表示。...
-
大架构篇 二、五根、五力 2-1-3 念根诸比丘!以何为念根耶? 诸比丘!于此,圣弟子有念、成就最胜之念慧,对久前之所作、久前之所说,忆念、随念。彼于身观身……于受…&hel...
-
三无漏学以戒降心,守意正定,内学止观,无忘正智。 ——《法句经卷上诫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