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佛网
念佛网
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
主页/ 佛教基础知识/ 文章正文

信佛非迷信

导读:信佛非迷信 只从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一瞥剃着光头的出家众,或到寺院旅游观光而从未读过佛书的人,一听到“佛教”二字,意识里马上冒出——“迷信!”其原因一是西方唯物文化长期熏染,二是极左思潮的宣传...
信佛非迷信

只从电影、电视、文学作品中一瞥剃着光头的出家众,或到寺院旅游观光而从未读过佛书的人,一听到“佛教”二字,意识里马上冒出——“迷信!”其原因一是西方唯物文化长期熏染,二是极左思潮的宣传,三是大陆佛教徒大多是没有什么科学知识的老太婆,她们进寺庙烧香点蜡、焚纸放鞭炮,对着泥塑木雕磕头礼拜许愿,祈求保佑。这不是迷信是什么?

诚然,不懂佛教教义,分不清佛菩萨和鬼神,更不明白佛教与其它宗教的区别,也没有经过认真思考,人云亦云,盲目轻信,确实是迷信,或者说是层次最低的信仰——民间信仰。但是这种“迷信”也比不信好。因为他们毕竟对泥塑木雕背后隐藏着的神秘力量还心存畏惧,不敢贸然干坏事,即使干了坏事,也心怀忐忑。这比那些只唯物、只信钱权色、无法无天、胆大妄为、什么坏事都敢干、一心钻法律漏洞的人好得多。至少这些迷信者对社会、对他人没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时还能劝劝那些人:“举头三尺有神明”,“小心遭报应!”

中国佛教信仰存在着两种类型,,一是知识精英的信仰,偏重于智慧的开发、德性的提升,一般是从哲学的角度入手;另一种则是文化层次较低的民众的信仰,偏重于对现实苦难的救赎,求福求保佑。人们在寺庙里看到的就是第二种类型。佛教信众中不乏盲目的迷信者,这不能说明佛教本身是迷信,佛法是智慧,是探索宇宙人生真理的大智慧。佛教本身也是反对迷信的。

如果你不先入为主,起码有一点好奇心,有一点求知欲望,认真去读几本佛教小册子,了解了解佛教到底说了些什么,我相信,你一定会大吃一惊——佛法原来如此博大精深!仅佛教的《大正藏》,厚厚的一百大本,每天阅读十几个小时,不间断地读三年都读不完。

佛教经典所涵摄的内容极广,包括人生论、宇宙论、认识论、戒律学、实践修持法等;若与现代学术对当,有伦理学、教育学、心理分析、宗教学、社会学、经济学、医学、护理学、死亡学、逻辑学、社会救济,甚至还有数学、物理学、天文学、遗传学、生态学等。

然而遗憾的是,有些人把足球报、股市报、甚至一些无聊的小报读得津津有味,就是看不进佛教小册子,一点兴趣都没有。他们的陈见太深了。用行话说,就是慧根浅薄,属可怜悯者。

人生世上,究竟为了什么?人活着的意义究竟在哪里?

无数圣哲、无数思想家、宗教家,甚至每一个人,无论贫富贵贱,都在用一生的行为回答这个问题。人需要用有意义的行为,赋予自己的存在以方向和价值,否则人就会限入绝望和虚无的境地。

加拿大多伦多大学医学院Dr·SHah教授的研究表明:该国近五分之一的死亡可能是缺乏信仰所致。拥有高尚信仰情操的人,内心比较充实祥和,对物质和名利没有过分的奢求,较少吸烟、赌博、酗酒、暴食、纵欲等不良习惯,身心较为健康。缺乏信仰者则精神压力较大,容易罹患心理、精神疾病。

环顾我们周围,如果打开一个个现代人的灵魂,恐怕看到的只是黑暗与空虚:没有信仰,精神没有依托,生命没有归属感,什么都不相信,只会追求时尚,缺乏人的精神境界。金钱、权位、性、酒精、毒品、赌博正摧毁着他们的身体和心灵。他们借此来打发时间,消耗生命。他们需要的是某种可信仰的东西,某种可以向他们证明生命是有意义的东西。

家庭、事业、信仰,是人生三大支柱。没有信仰,人生就没有目标,没有中心,没有依靠,就像一叶扁舟飘浮在大海上,随波逐流,听凭命运的摆布,就会感觉空虚、百无聊赖,就会在灵魂最深处充满恐惧。

信仰,就是一种生活哲学,一种关于美好生活的标准,是人类的精神追求,是人类对真、善、美、圣的无限渴望。正确的信仰提供人生的终极理想,赋予生命全新的意义与价值,给人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勇气与无穷的力量,给人真正的幸福与快乐。宗教向人们提供了终极目标和价值的定义,宗教信仰是人类永恒的精神家园,它使我们的心灵不再漂泊,不再流浪,使人生变得有意义。

人的根性不同,许多人不能体验宗教信仰的力量。有的理智上过于悲观或者过于追求实利,有的可能太迟钝、太无味以致感受不到宗教信仰的“热诚与安宁”。头脑极端固执的人往往彻底拒绝宗教。

正确的主张则是:既不盲目迷信,也不轻易否定,应该让信仰去经过实践的检验。凡属有助于改善和提高人的品位者,使人倾向真、善、美、圣,使生活得到充实,使精神有了依托,使人生有了高尚的目的与意义,那么它就是健康的,是应该加以提倡的。

有人说:一切宗教都是迷信,将来科学发达了,宗教自然会消亡。但现实证明,这种判断完全是错误的。

人类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已经三四千年了,世界上亿万人死去了,众多家族灭绝了,万千国家衰亡了,独有宗教却能在各种激荡变乱中长存,这个铁的事实,说明宗教是人类一个永恒的需要。宗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人类的第二生命。

有些人以为食和色是人类两个最根本的需要,其实这是片面的。食和色只是人类两种生物性的需求,是动物的基本需求,人类还有一个与其它动物不同的需求、高级的需求,那就是宗教性的需求——人类心灵对真理永恒、圆满,或至善、至美、至真的不停的追求。在这个短暂、烦恼和迷茫的人生中,人类最需要心灵的依托、凭藉和归宿。人生有许多非人力所能补救的缺限和迷惘、悲哀和苦恼,这一切只有在宗教中才能找到解释和安慰。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人与动物区别的标志之一,是倡导自尊、尊他、自爱、爱他、和谐共处、慈悲济众的最有力的精神旗帜。尤其是流传在中国广大地区的佛教,早巳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宗教信仰,而是日益广泛地与中国人民的生活融合在一起,成了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为我们的精神支柱,变成我们的文化底蕴。佛教作为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一定可以在解决现代人日益增多的心灵困扰等方面,发挥无有穷尽的伟大作用。它在给我们指出精神终极目标的同时,也会带着我们一步步坚实地迈向人性大解放的彼岸。

星云大师说:我们应该信仰实在实有、道德高尚、能力强大、戒行清净、正法圆满、智慧超然的。释迦牟尼和他所创立的佛教就全部符合上述条件。佛的意思是觉悟,彻底明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就是佛。

对于某种观念和结论,没有经过慎密的思考与明确地观察,也没有身体力行的求证,就盲目地信奉推崇,就是迷信。释迎牟尼最反对迷信,从不强迫弟子们盲从地信仰,而是鼓励他们发问。佛陀认为一个人不可被流言、传言所左右;不可依据宗教典籍,不可单靠论理或推测,也不可因某事物之似有可能而信以为实。

佛陀不止一次地教导说: 众比丘、众善知识:要像锻炼、切磨、鉴别真金那样,对我的言论经过鉴别再进行取舍,不要因为敬仰我而加以盲从。 “当你自己确知某事是善良的、美好的,那时你再信受奉行。”

佛陀要求人们信仰自由,认为任何人皆可修行成佛,没有什么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没有什么神可以对人赐福或降祸。只要人们依法修持,转迷成悟,皆可成佛。要做到这一点,全要凭自己身体力行。

世人供奉神祇,往往出于各式各样的贪执迷求。如财迷求神,是为了发财;婚迷求神,是想早得心上人;官迷求神,是想来个三级跳,坐直升飞机……

佛教则与此相反,认为世间一切皆有其因果规律,种什么因,便结什么果。早在两千多年前,佛陀就告诫弟子们:“不得事余道,不得拜于天,不得祠鬼神,不得观吉良日。”又说:“不得卜问请崇、符咒厌怪、祠祀解奏, 亦不得择良日良时。”

所以, 佛教是要求完美人格、德智并圆的宗教,是没有丝毫迷信的。梁启超先生说:“佛教是启迪人生心智的宗教。”

佛法是佛教的核心。章太炎先生说:“佛教的理论,使上智人不能不信。”

佛教二干多年来是东方人的文化,现在西方人也开始信仰佛教,对西方人有很大的吸引力。德国波恩大学的教授布莱克先生说:在西德,藏传佛教几乎是家喻户晓。“使西方世界拜倒在佛的面前的原因有两条,一是佛教博大精深的智慧,二是为一切众生谋求幸福的伟大精神(即大慈大悲和最彻底的平等观)。”

佛陀想的不是一个人,也不是一个民族、—个国家,也不仅仅是为全人类。佛对一切生物、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关心的,都是平等对待的。佛所追求的目标是令一切众生得到幸福,这就是佛的思想境界。

“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守五戒,行十善,自己净化自己的思想,这就是诸佛的教导。这四句是佛法的总纲。信奉它,于人于己于社会均有益,能说这是迷信吗?

佛教的哲学体系磅礴,且深沉缜密,鞭辟入微,揭示了宇宙人生的真理。“诸法因缘生”,“因缘尽故灭”,“缘起性空”,“因果不昧”。宇宙万象都要依赖各种条件才能生起,若条件离散则消灭。“因”是主要条件,“缘”是辅助条件,“果”是因缘结合的产物。

缘起,因缘和合而生起,是事物的存在形式。缘起现象后面的本质是性空。空性即是说明一切事物的不定性、变化性、可塑性、灵动性、可作性、可灭性。一切现象都是因缘的聚合,没有一事一物是可以永久存在的,故云“无常”,没有一样是可以不仗他缘而独自存在的,故云“无我”,这就是“性空”的意义。

各种现象的产生,是有原因的,是有产生的条件的;当这些原因和条件不具备了,它们的果——现象也就消失了。星体运行,时序流迁,有其因果;生老病死,穷达寿夭,亦有其因果。《杂阿含经》说:“你所播下的种子,你便由此收到同样的果子;作善的人收到善的,作恶的人收到恶的;播出来的是什么种子,你便尝到什么果子。“

种什么因就结什么果,丝毫不会乱来,这便是业力的因果律。因此,自然现象不是由神掌管,人生遭遇也不是上帝主持。祸福无门,唯人自招,是人人自作自受,谁也不能代替。佛陀说:“你是自己的主人,你创造自己的未来。”没什么神可以作人的主宰,也没有什么神可以对人赐福或降祸。这就是佛教的主要观点。释迦世尊说“法尔如是。”这些现象在自然法则上本来就是如此。相信这种因果律、缘起论,难道是迷信吗?

把握“缘起性空”的正见,能使人成就圆熟的生命智慧与和谐的处世态度。“缘起性空”,这是佛教哲学的核心。你能说它是错误的?哲学大师方东美说:“佛教的哲学是全世界最高深的哲学,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掌握了这种哲学,并能灵活地运用于生活中,你就是一个有智慧的人,一个少烦恼的人。

佛教以正信正皈依正见安心,让人们的精神有所依靠,在人生大海中航行有一个目标。如果你有成熟的佛教信仰,那么,守戒,会使你成为社会的好公民,道德高尚的人。忏悔,能带给你自我认识、摆脱罪感并推动必要的“生活上的改弦更张”。禅坐,让你淡薄财、色、名、位,心地清净安定。念佛,使你产生安全感,对于未来充满信心,完全不必惧怕死亡。

佛教的特质,对无限生命的憧憬与解脱,而它的方法、解决之道,必须反求于自心;以“自”为灯明而不依他,以“法”为灯明而不依他。佛教的立场,以解脱为门,开展无限生命的想象,人人都有佛性,人人都能成佛,正是它的魅力所在。这也是人生的最高目的。

对佛法的信仰是靠内心对自己的自我的体验来保证的,它是一个不断的、积极的自我创造的过程。佛法看重个人的实践,如何将佛法与现实生活融合,我们的心是转变,或者还是像从前那样没有控制?贪嗔痴的习气和烦恼是否减弱?这,就是佛法。佛法如水,

能洗净众生污染的心。

下面摘录伟人、名人从多种角度对佛教的阐述,帮助读者进一步理解佛教不是迷信,信佛是智信、正信。

美国著名学者乔治.万雷说:“现今世界急需拯救!我以为只有佛的光明,佛的圣洁,人们才能得到真正的拯救,才能得到真正的解放和自由。”

马克思 :“辩证法在佛教中已达到很精细的程度。”恩格斯:“佛教徒处在理性思维的高级阶段。人类到释迦牟尼时代,辩证思维才成熟。辩证法最初来源于佛教。”

英国的诺曼裴耐斯教授认为:“我们断然需要佛陀教理,这道理就是‘中道之教’。它可以开拓我们的视野,启发我们的觉悟,引导我们达到和平光明的大道,并能获得大智慧。”

奥登勃格博士:“(佛陀)教给人们拯救自己的道路……人们接受他的教法……这种教法确实能使人信服,并且鼓舞人心;同时,它也是人们自身精神灵光的显现。” 纳腊达·特拉尊者说:“佛教让人能够自立,能够让人生起自信和力量。

德国佛教学者戈兰那提罗卡说:“有些人认为,佛教是一种阴暗的、忧郁的宗教。事实上不是这样,佛教是要让它的实践者聪明而欢快。”

英国著名学者克里:“佛教所开示的法,包含内容的广大深奥,确实无与伦比。”世界著名学者巴格尔:“在世界宗教中,只有佛教是切实地以系统理性的分析来考察生活中的问题,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世界几何学之父 威勒博士:“假使没有因果律,宇宙就只有混乱。 ”

著名哲学家尼采:“佛教是历史上唯一真正注重和依据实证的宗教。 ”

上海同济大学陈从周教授 :“佛教本身蕴藏极深的智慧,它对宇宙人生的洞察,有着独到和深刻的发现。”

艾略特教授:“在人类历史上, 第一次, 由佛陀向世人宣告:每一个人,都可以依靠自己,就在此生、此世界,即可使自己得解脱,而无需靠任何个人化的 ‘上苍’ 或‘神’。”

著名学者汉普内斯:“佛教是一个思考的体系, 是一种宗教, 是一种精神的科学, 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既是理智的, 又是实际的和无不包容的。两千五百多年来,它满足了近三分之一的人类的精神需要。它博得了西方的好感,主张靠自立和对他人见解的容忍,它包含科学、宗教、哲学、心理学、伦理学、艺术,并指出,人是他现前生活的‘造物主’, 同时又是他自身命运的唯一设计者。”

爱因斯坦:“如果有一个能够应付现代科学需求,又能与科学相依共存的宗教,那必定是佛教。”

梁启超:“佛教之信仰,乃智信而非迷信,乃兼善而非独善,乃入世而非厌世。”

中国现代科学家尤智表:“佛教不但不是迷信,而且是破除迷信最彻底的学理,佛教不是神道设教,不是精神痛苦时的麻醉剂,乃是宇宙人生的真理,处世接物的实用之学,佛教是理智的,平等的,自由的,客观的,彻底的,具体的,积极的,入世的,实用的宗教。”

鲁迅先生赞叹:“释迦牟尼真是大哲,我平常对人生有许多难于解决的问题,而他居然大部分早已明白启示了,真是大哲!”

这些有智慧的人,这些社会精英,对人类高尚伟大的佛教文化都抱着尊重的态度。而那些见识浅薄、根本没有读过佛经、对佛法一无所知的人却说佛教是迷信,这不是很可笑么?

佛教是人类优秀的文化现象,以其诸行无常、诸法无我的世界观,忘我利他、普度众生的人生观,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的道德观,对人类社会的道德修养、人们的精神素质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而深刻的意义。漠视它,甚至把它当成异己力量,对社会的有序、和谐是十分有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