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佛寺/ 文章正文

佛寺有哪些建筑

导读:佛寺是很多修行佛法的人都会去参拜的地方,感受的佛法也会非常的醇厚,那么大家知道佛寺中的建筑都有什么吗?接下来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很多修行佛法的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是会去佛寺中参拜,其中一些刚刚接触佛法的人,不太了解佛寺是什么,为什么叫佛寺,下面我们就去简单的了解吧!

什么是佛寺

佛教僧侣供奉佛像、舍利(佛骨),进行宗教活动和居住的处所。佛寺在中国历史上曾有浮屠祠、招提、

佛寺

佛寺

兰若、伽蓝、精舍、道场、禅林、神庙、塔庙、寺、庙等名;或源于梵文音译、意译,或为假借、隐喻,或为某种类型的专称、别名,到明清时期通称寺、庙。“寺”原是古代官署名称,东汉明帝时,天竺僧摄摩腾等携带佛教经像来洛阳,最初住在接待外宾的官署──鸿胪寺,后将此寺改建,称白马寺,后世相沿以“寺”为佛教建筑的通称。佛教在中国流行近2000年,虽然不同时代、不同宗派的佛寺在建筑上存在着差异,但大体都是以佛殿或佛塔(见塔)为主体,辅以讲堂、经藏、僧舍、斋堂、库厨等建筑,布局上沿袭中国传统的庭院形式。佛寺的宗教活动具有群众性,因而戏场、集市等相伴出现。建在山林的佛寺则多与风景名胜相结合(见寺庙园林)。中国佛寺虽是宗教建筑,却和世俗生活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程度的公共建筑性质。

什么是佛寺

佛教的寺庙又叫庙、兰若、宝刹,如年代久远又著名又可称为古刹或名刹。它起源于天竺,有“阿兰若”(Aranyaka或Aranya)和“僧伽蓝”(Sangharama)两种类型。“阿兰若”,原指树林、寂静处,即在远郊的空闲处建造的小屋,为僧人清净修道的场所,后泛指佛寺。“僧伽蓝”,是僧众共住的园林,又分为“支提”(Chaitya)和“精舍”(Vihara)两种。“支提”一般依山开凿,多在洞窟里,有舍利塔或殿。如王舍旧城的“灵山”七叶窟、毕钵罗窟、提婆达多石室等,传说佛陀曾长年居此修行说法。“精舍”原为讲道场,后为僧众住所,中有殿堂,四周绕置僧房,多建在平地。早期佛教最著名的有两处大精舍:一为佛陀在王舍城(Rajagr-ha)传教时,有长者迦兰陀(Kalanda)以大竹园奉佛,称“迦兰陀竹园”(Kalanda-venuana);一为佛陀在舍卫城(Sravasti)说法时,有富商给孤独长者(Anathapindika)以金铺地的价格购得波斯匿王太子祇陀(Jeta)在城南的一处花园,作为佛陀说法、驻锡的场所。祇陀太子深受感动,遂将园中林木奉献与佛,故称“祇树给孤独园”(Jetavana Vihara)。在中国,“寺”最初并不指佛教建筑。秦代以来通常称官舍为“寺”。

什么是佛寺

《左传》中就有个名叫勃鞮的寺人披官员见晋文公的故事。汉代把供西域来的高僧居住地成为“寺”,从此,“寺”便成为中国佛教建筑的通称。此外,还有“庵”,那是女性佛教徒——尼姑居住和礼佛之处。有的文士也喜欢将自己读书或静养之处称为“庵”,并自称“庵主”。在蒙古语中称“寺”为“召”,所以蒙、藏等地的佛寺又称“召”,如“大召寺”、“小昭寺”、“五当召寺”等。另外,因为是达赖是神王,集神权和政权于一身,所以他驻跸是寺庙又称“布达拉宫”。汉族帝王也有将称之为布达拉宫、普陀宗乘之庙等。佛教由于源远流长,也是宗派林立。不同教派对佛寺也也有不同称呼:禅宗称禅院或禅寺,天台、华严诸宗称教院,律宗称律院。从功能上还有讲寺(从事经论研究之寺院)、教寺(从事世俗教化之寺院)之别。

相信大家在了解上面的内容后,就会知道什么是佛寺,不管是修行佛经中的智慧,还是去佛寺中参拜,都是要知道正确的方法和有哪些禁忌,不要做任何不恭敬佛菩萨的事情。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