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法眼/ 文章正文

【佛教常识】【法眼】是什么意思?

导读:诸位师兄都是听说过法眼的,法眼是五眼里面的一个仅次于佛眼的层次。法眼,五眼之一,是菩萨之眼,能观照诸法的差别性,能够清楚的见到一切法妙有的道理。我们在修行的时候肯定是要多多的了解法眼的,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关于法眼的内容。...

【法眼看世间】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的信仰

相信诸位师兄都是知道法眼的,虽然法眼只是五眼里面的一个仅次于佛眼的层次。但是在法眼层次的人们,同时具有天眼和慧眼的功能,不仅仅能够看见事实,也能看清其来龙去脉。所以修成法眼的话也是有很大的好处的。

当佛入灭以后,因对佛的崇敬首先导引出对佛本身的崇拜。这样信仰逐渐由对法的崇拜转而为对佛的崇拜,又发展至对僧的崇拜。对佛力的无限崇敬,变成为对佛的无限依赖。所谓“念佛一声,功德无量;礼佛一拜,罪灭恒沙。”佛教中被认为是三根普被、利钝全收的净土宗,最终成为拥有最广大群众信仰基础的宗派,持名念佛也变成汉传佛教的主要修学法门。在佛教的传播过程中,以“法”为中心的信仰,一天天失去信仰市场,而代之以起的是西方净土的信仰,是观音菩萨的信仰。

所谓“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人们不再相信自力法门,不再尊重并信任个人理性的思考能力,菩萨信仰成为现实的皈依对象。菩萨就是“觉有情”,菩萨的任务,就是上求佛道,下化众生。所以时常会分身无量,游化十方,普度有缘。众生在生死苦海中,一心称名,就是向佛菩萨发出的呼救声。信仰圈中最流行的是观音菩萨,所谓“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常遍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度人舟。”历代祖师强调:“生死海中,念佛第一”。认为称名求救是因,菩萨寻声救苦是缘,因缘和合,感应道交,自然逄凶化吉,离苦得乐,这就是果。有人更演绎出“先以欲勾牵,后令入佛智”,认为这是菩萨化度众生的善巧方便。这样,许愿——满愿——还愿成为民众信仰的模式,“无事不登三宝殿,有难临时抱佛脚”成为百姓信仰生活的真实写照。但如果欠缺正知正见,以为一切全凭佛力,放弃自身的努力,和自己所应负的责任,那对佛陀创教本怀而言,便是一种变质与沦落。所以中国佛教史上有慧能一系的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有后世禅僧的呵佛骂祖、不立文字,细思起来是有其深刻文化背景的。

【法眼看世间】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的信仰

过分强调他力拯救其结果是,将原本绍隆佛法的僧团予以祭司化,使得僧团的任务,转变为沟通人神之间的媒介,僧人每天忙于做法事,赶经忏,打普佛。佛也变成了一求即灵、百求百应的神,无子求子,无财求财,做官要抽签,考学要拜佛,甚至于这些年来烧头炷香,敲新年钟,变成一种时尚,成为一种变相的商品而竞标。有记者专门采访此事,发表“人间何处闻清音”一文,质疑有的寺院第一钟已拍卖至8.8万元的误导。人的一生所用很少,但所求甚多。信男善女们不停地向佛菩萨提出各种祈求,一旦灵验,便许愿还愿,重塑金身,再盖宝刹;如不应验,又说佛无灵。在世俗社会中,佛教的重要性,不再是因为其义理可以引导人们走向正知正见,去除贪嗔痴;而是因为可以有求必应、消灾祈福的咒术性格。此时,佛教已不再是以“法”为中心的清心寡欲,而是以“索求”为中心的信仰了。这绝非佛教原有的本质,也不是正确的发展方向。

作为一种宗教,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的信仰,其信仰本质是开拓自己的智慧,并以这种智慧去处世为人,去清净无为地生活。如果有人说,信仰佛教可以求子得子,求官得官,可以要权有权,要钱有钱,免受一切灾苦,享尽人间快乐,那么这样的佛教并不是真正的佛教。佛教是以正智为核心,以解脱烦恼为目的的宗教。这也是文殊智慧法门不及寻声救苦的观音法门广泛传播的原因。

信仰佛教在于启发自己的真实智慧

认识佛教、理解佛教、或信仰佛教,不在于祈求保佑,升官发财,而在于启发自己的真实智慧,令我们过一种清净寡欲、无私无我、真诚相处的生活,使我们从生命的烦躁与痛苦中解脱出来,用一种平和的心态来清静安祥地度过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人说,这样的佛教过于平凡,一点都不觉得庄严神圣。我们说,佛教并不神秘,但不是说不神圣。如有朋友让我介绍一位法师好学佛法,师父告诉她:学佛首先要学做人,要懂得知恩报恩。在家要孝敬父母,出门要遵纪守法。她不满意,说难道这就是佛法吗?我斩钉截铁地告诉她,这就是佛法。

【法眼看世间】佛教强调的是智慧的信仰

上面就是关于佛教信仰的讲解了,我们平时修行佛法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而且我们要尽可能的多多的修行佛法,这个对我们来说是很好的。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
  • 1970-01-01